当前位置: 首页> 远大医院 > 健康科普 > 正文

秋季养生你“补”对了吗?

2025-10-27 08:08:56    字体大小【小】【中】 【大】
语有“一夏无病三分虚。”说法,很多地方一到了秋天都有进补的习惯,如北京的“贴秋膘”。秋天一到,是气候由热转凉的重要交接时节,此时阳气渐收、阴气渐长,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,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。因此,秋季养生,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,以养收为原则。

根据中医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原则,秋季适当进补,不仅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功能的较佳时机,而且也是为冬季的来临做好准备秋季要“补”,但是千万不要盲目去补。

一、秋季进补宜调脾补肺

经过炎热漫长的夏季,吹了太多的空调,吃过太多的冷饮,此时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。如果大量进食补品,会骤然加重脾胃的负担,导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乱,出现胸闷、腹胀、厌食、腹泻等症。因此,在进补前要给脾胃一个调整适应的时期,可先补食一些既富有营养又易于消化的食物,以调理脾胃功能,如鱼、禽蛋、山药、莲子、薏苡仁等。此外,奶制品、豆类及新鲜蔬菜、水果,均宜适量多食。药食兼优的芡实也是调养脾胃的上等佳品,它含有糖类、蛋白质等物质,且有补中益气、开胃止渴、固肾养精等功能。

秋季天高气爽、气候干燥,秋燥之气易伤津损肺,耗伤肺阴,因此,秋季亦应注意食疗以润肺补肺。食材宜清淡,少食煎炒之物,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。蔬菜宜选用大白菜、菠菜、冬瓜、黄瓜、白木耳;肉类可食兔肉、鸭肉、青鱼等;多吃一些酸味的食品,如广柑、山楂等。适当多饮水,多吃些萝卜、莲藕、香蕉、梨、蜂蜜等润肺生津、养阴清燥的食物。

二、秋季进补的忌讳

虽然秋季是养生进补的时节,但也需要有针对性,不可盲目乱补。秋季,宜可以温食,少寒凉之物,以保护颐养胃气。如过量的吃良性或生冷、不洁瓜果,会导致温热内蕴,毒素滞留体内,引起腹泻、痢疾等,故有“秋瓜坏肚”之民谚,老人、儿童及体弱者尤要注意。

1. 忌食辛热香燥的食物

蒜、葱、生姜、八角、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味品,多食助燥伤阴,可以加重内热,使燥邪侵犯人体。

2. 忌食清淡煎炸的食物

炸鸡腿、炸鹌鹑等煎炸的油腻食物,秋季食用后难以消化,容易积于肠胃之内。加之脾胃功能较弱,食用煎炸的食物会加重体内积滞之热,不利于人体适应秋季收养的特性。

3. 忌生吃水生植物

秋季是大部分水生植物收获的季节如荸荠、茭笋、菱角等,生吃这类水生植物,极易导致姜片虫的感染,使肠黏膜发炎、出血、水肿,甚至形成溃疡,常伴有腹泻、食欲不振;儿童感染后,会出现脸部浮肿、发育迟滞、智力减退等现象;少数情况严重者,可因衰竭或虚脱而致死亡。因此,秋季忌生吃水生植物。

三、秋季养生药膳食谱

1. 山药安神粥

材料:新鲜山药300克,莲子10颗,红枣3颗,枸杞子3克,黑糯米1两,白糯米1两,桂圆肉2两,米酒1大匙,冰糖适量。

做法:莲子洗净泡软;红枣洗净泡软去核;黑糯米、白糯米洗净后浸泡3~4小时备用;山药洗净后削皮,切小块备用。将1000毫升的水注入锅中煮开,放入所有材料(米酒、冰糖除外),用大火煮10分钟后改小火熬煮2小时,加入冰糖、米酒,煮至冰糖溶化,即可熄火食用。

功效:补气补血,改善肤色,补肾温胃,恢复胃肠道的功能。

2. 银耳养生茶

材料:银耳20克,茶叶5克,冰糖20克。

做法:先将银耳洗净,加水与冰糖(勿用绵白糖)炖熟;再将茶叶泡5分钟,取汁和入银耳汤,搅拌均匀后服用。

功效:滋阴降火,润肺止咳。适用于阴虚咳嗽。

3. 莲藕花生脊骨汤

材料:莲藕400克,猪脊骨350克,花生100克,莲子50克,墨鱼干2只。

做法:脊骨冲洗干净后汆水,然后把浮沫冲走待用;墨鱼干用温水浸泡5分钟,拆去骨片,撕去黑膜待用;莲藕洗干净后削皮切块;花生用温水浸泡10分钟后待用。依次把脊骨、墨鱼干、莲藕、花生、莲子放入煲内,加入10碗水,大火烧开后中火煲2~3小时,加盐调味即可。

功效:益胃健脾,养血生肌,益肾固精,养心安神。

 

(声明: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,不能作为治疗依据,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)